不怕神一样的对手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,这句话在帮人办事的时候,也一样适用。
没有李亨的人帮倒忙,方重勇运作王忠嗣回长安轻轻松松,早就有了全盘规划。
有了李亨手下些人胡乱插一脚,这件事反而办不成,容易引起李隆基的猜忌!
如今果不其然,事情办砸了不说,还撂挑子不管了!
李亨这个人办事果然不靠谱,遇到点事情就溜了。
方重勇不用去华州郑县去看,就能猜到未来丈母娘现在要着急成什么样子。
“妹夫,此事你看可还有回转的机会?”
王彦舒有些紧张的问道。
力量的使用,是有所谓“维度”的,“有力使不上”的情况,经常会出现。
如今的王彦舒隐约意识到了这一点,更是感慨方重勇心智远超同龄人。
因为他觉得方重勇早就对此感悟深刻了。
董卓入洛阳,雄健的兵马就没法拿朝中大臣们怎么样,反而被那些人用阴谋诡计拿捏。
这便是力量维度的不同,而无法施展的典型例子。
“此事,还需要一个契机。只有时机到了才行。不过在此之前,你还要帮我办一件事。”
方重勇凑过去,在王彦舒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。
“这样真的可以么?”
王彦舒有些不确定的问道,方重勇的办法不是太复杂,而是太简单了,简单得甚至有点像是儿戏一般。
“这是最后的机会了,要不然,我也没办法了。你回去后问问岳母是否愿意,不行的话,就另请高明吧。”
方重勇一步也不肯退让,俨然一副“你不同意我就撂挑子”的架势。王彦舒万般无奈,只好答应下来,马不停蹄的赶回华州郑县。
然而方重勇不知道的是,大唐帝国的北面,幽州以北奚人与契丹杂居之地,忽然风云突变,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。
……
“方节帅,我们未得张节帅军令,擅自调动五百精骑,是不是不太妥当?”
一身戎装的幽州观察处置使方有德身边,有个文士打扮的人拱手行礼小声询问道。这个人叫崔颢,是一位很有名的诗人,写过《黄鹤楼》一诗,不少作品可谓是脍炙人口。
但在官场他却一生都抑郁不得志,如今作为幽州观察处置使的随员(佐官),在幽州藩镇里面做事。
“你回去告知张节帅,事有从权,来不及多解释了。打完这一仗再说。”
面庞冷峻的方有德看着远处茂密的树林,微微皱眉。此刻他正率领五百精骑埋伏在通往湟河(滦河)必经之路的山丘上。
这一战若是成了还好说,要是败了,他不战死沙场,回去也要被李隆基砍掉脑袋。
当然了,事出突然,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方有德也没得选。
开元二十四年,幽州节度张守珪找到机会,领军出讨契丹叛乱的余党,在捺禄山大败敌军,俘获丁口、财货不计其数,却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奖赏。
或许李隆基觉得,这些事情都是藩镇应该做的本职工作,并不值得赏赐。
张守珪觉得没什么关系,朝廷不赏赐就不赏赐吧,他本身就志在出将入相,对这些并不是很在乎。
然而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们却不乐意了!
谁稀罕从奚人契丹手里抢来的那点东西啊,他们要的是升官发财,回长安去潇洒,甚至期盼等张守珪走了以后每個人都官升一级!
于是张守珪麾下两员裨将赵堪、白真陀罗假称奉命到营州视察,实际上打算图谋不轨。这件事恰好让方有德知道,并将还来不及发动阴谋的二人给俘获了。
观察处置使嘛,本身不就是为了对付类似的事情而设立的么?这个职务,就是节度使的一体两面。
经过审讯后得知,赵堪、白真陀罗二人,对时任平卢节度使的乌知义有些不满,认为乌知义对剿灭奚族叛众的军事行动很不积极。
他们认为,去年围剿奚人契丹未竟全功,就是因为平卢藩镇没有配合幽州藩镇,才让不少奚人精锐遁入山林。
所以这两人就想假传乌知义的命令,让平卢藩镇进山剿匪。
方有德在审讯后得知内情,却并未将二人逮捕下狱治罪,而是将计就计,让二人戴罪立功。
他利用自己手里的职权,直接以中枢的名义写了一道军令,让赵堪、白真陀罗把军令带去营州。
这道军令通知平卢节度使乌知义,务必出兵到湟水北岸,趁秋收之际,攻其不备,截击奚人叛军余众。
乌知义不敢不听,因为方有德动用的权力,是观察处置使在极端情况下才能使用的。那是只有在某地节度使打算叛乱,观察处置使以朝廷的名义紧急调兵平叛时,才会使用的大招。
由于朝廷对于节度使一般是采取四年一换的制度,再加上有各种控制手段辅助,因此还没有发生过节度使叛乱的现象。很多藩镇,节度使也同时兼任观察处置使。
比如河西节度使,也兼任河西观察处置使,不再另设。
幽州藩镇这边设两个节帅,实乃特例。
因此方有德用的大招,以前还没有人见过,威力不可小觑!
毕竟,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因此被摘脑袋的倒霉蛋。
面对这道莫名其妙的军令,乌知义最后还是怂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老兵油子出身的乌知义,当年对阵奚人与契丹的时候,曾经有过临阵脱逃的记录,是靠着张守珪的掩护才活了下来,事后也未被治罪。
这件事,虽然一直都是秘密,但幽州藩镇高层,终究还是有不少人知道。
此时此刻,平卢节度使乌知义正在带兵与奚人在湟水岸边激战,方有德则是领兵在十多里外的一处山丘上埋伏,引而不发作为伏兵。
“节帅,有契丹骑兵朝着湟水而来,离这里只有两里路了!”
正在这时,一个斥候急急忙忙的骑着马来到方有德身边,拱手行礼道。
“多少人?”
“约五千人。”
唐军斥候有些紧张的说道,以五百打五千,那胆子不是一般的大。当然了,战场上的事情没有绝对。
方有德微微皱眉,契丹人的骑兵,比自己预想的要多一倍。
但是,现在退去,一切都会被毁掉。
是男人,就该迎面拔刀!
“准备放圆木!”
方有德沉稳下令道。
“节帅!”
崔颢大惊,方有德想死,他还不想死呢!
“你回去给张节帅报功,就说本节帅在这里大破契丹骑兵,斩获无算。”
方有德拿马鞭敲了敲崔颢的肩膀说道,语气铿锵坚定!
“还没开打就报功?”
崔颢小声问道。
然而方有德只是用马鞭直指身后墨斗军营地的方向,示意他快回去报信。
崔颢走后,方有德对身边的传令兵道:“传令下去,建功立业就在今日。此战若胜,本节帅会当着天子的面给你们请功!让赵堪、白真陀罗二人打头阵,他们此战若是不死,本节帅既往不咎!”
“得令!”
“呜!呜!呜!”
苍凉的号角声吹响,正准备奇袭乌知义所率唐军侧翼的契丹骑兵,在前往战场的路上,被一堆从山丘上滚落的圆木给冲散了队形。
正当他们惊惧之时,五百唐军精骑从山丘上直冲下来,方有德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,一刀斩断契丹骑兵的军旗。
连遭打击的契丹人队形大乱,首尾不能相顾。落马的,互相践踏,四散逃命的不计其数。
湟河对岸,乌知义也将奚人的残部料理完了,发现有零星的契丹骑兵亡命逐突而来,连忙派兵前去阻拦,被夹击的契丹骑兵只有个别人逃出生天,几乎全军覆没。
开元二十五年秋,幽州观察处置使方有德,率领五百骑兵,在平卢藩镇兵马的配合下,于墨斗军驻地以东五十里的湟水西岸附近,大破契丹骑兵五千人!
此战契丹与奚人联军惨败,唐军趁机收复了武周后期因为孙万荣与李尽忠叛乱而丢失的防区,扩大了幽州藩镇与平卢藩镇之间的联络通道,并开辟了一片军事缓冲区。
这一战的意义,不在于杀敌多少,而在于改变了自武周末年以来唐军在幽州被动防守的姿态,使得幽州与平卢二镇的兵力,彼此之间可以从容调度。
方有德帐下幕僚崔颢,写下一首《雁门胡人歌》,盛赞此战之后,幽州边塞安宁。
“高山代郡东接燕,雁门胡人家近边。
解放胡鹰逐塞鸟,能将代马猎秋田。
山头野火寒多烧,雨里孤峰湿作烟。
闻道辽西无斗战,时时醉向酒家眠。”
很快,战报和崔颢的诗都在长安广为流传,平康坊里的青楼妓馆沸腾了。
混迹于花街柳巷的士子们,饮酒狂欢写诗作赋,庆贺大唐天下无敌,歌颂边镇又有璀璨将星冉冉升起。
那样子就好像是他们亲自上阵打败了契丹人一样!
……
“朕的大唐,就是天下无敌,哈哈哈哈哈哈!”
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内,看到方有德派人走驿站渠道送来的战报,哪怕习惯了边镇报喜的李隆基,亦是兴奋得如同当年二十多岁一般。
“朕当年怎么就没看出来全忠是一员虎将呢?”
李隆基啧啧感慨道。
“全忠会领兵没人知道,但他胆子大,却是出了名的。”
高力士在一旁小声提醒道。
“全忠的胆子,真的很大。”
想起当年的事情,李隆基忍不住一阵后怕。
神龙政变后,太平公主势大难制。李隆基当时对于要不要跟自己的亲姑姑翻脸,也是游疑不定。
当时潜邸旧臣之中,只有方有德力谏先下手为强,并主动承担了与北衙禁军将领联络的任务。之后发生的事情,无不证明了方有德有先见之明。
倘若那时候太平公主先下手,最后鹿死谁手还难说得很。
“如今万骑当中混进来不少市井之徒,战力堪忧。朕打算重整万骑,将其打散,裁汰冗员。新建龙武军,分左右两军,陈玄礼为大将军。
让方有德领龙武军左军之将军,你觉得如何?”
李隆基询问高力士道。
“方有德不善交际,陈玄礼又无战功傍身,若二人同在龙武军,只怕朝中有人非议方有德不该居于人下。”
高力士小心翼翼的说道。
两个亲信都在龙武军,而且方有德近期还在边镇立了大功,到时候谁是一把手谁是二把手?
下面的人能不能服气?会不会拉帮结派?
本来还不觉得如何,现在听高力士这么说,李隆基才感觉这样安排不是很妥当。陈玄礼、方有德二人只能留一个在新组建的龙武军当中。
留谁比较好呢?
“可授予方有德幽州节度使之职。”
高力士继续建议道。
“不错。”
李隆基微微点头,这个任命,可以确保方有德把他对参战将士的承诺兑现。
“只是,张守珪在边镇多年,颇有战功。此番方有德借兵出战,他也未干涉阻止。若是朝廷将他无故贬斥,只怕会寒了边镇将士之心……”
说完李隆基沉吟不语,安排了方有德,张守珪又不好安排了。
平卢节度使乌知义此战配合方有德作战,斩获不小亦是有功,总不能说把乌知义贬官,让方有德去当平卢节度使吧?
李隆基一下子犯难了。
“朝中早有大臣举荐张守珪入相,当时是张九龄极力阻止才作罢。如今张九龄已经去荆州担任刺史,圣人可在朝中讨论张守珪入相之事。
张守珪入相,方有德为幽州节度使,其他有功之士依次封赏即可,此事并不难办。”
高力士提了一个建议,让张守珪入相,延续自初唐以来“出将入相”的规矩。
好像,也不是不可以哦。
“言之有理,朕要好好考虑一下。”
李隆基点点头道。
“力士,你去把哥奴跟李适之叫来,朕要问问他们的意见。”
开元二十四年,李隆基鉴于谷水、洛水年年泛滥,耗费民力,遂命李适之修筑堤防。河南尹李适之动用内库钱财,修筑上阳、积翠、月陂三大堤防,成功抵御谷洛水患。
因为功劳,李适之被任命为御史大夫,离拜相一步之遥。
李隆基心中有资格接替相位的几个人,不过李适之、张守珪、牛仙客而已。既然方有德在前线立功了,那干脆就把拜相的事情也一并解决了吧。
怀着这样的想法,李隆基将李林甫与李适之二人叫到了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