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的京城愈发寒冷。
崇祯将之前的每日早朝改成了隔一天一次。
不是他懒惰,而是为了照顾李邦华,范景文这些老家伙。
他们年纪大了,能不折腾他们尽量不折腾。
十一月初三这天,崇祯得到了一堆消息。
唯一的好消息来自南面。
秦良玉将张献忠挡在川东一带,让他无法西进。
剩下的全是坏消息。
第一个坏消息是袁继咸收复荆州不利,退守岳州。
第二个坏消息是李自成主力南下,直奔湖广而去。
第三个坏消息来自三法司,他们已经开始审理李邦华治下不严,偷逃赋税,霸占民田一案。
同时,他也知道了南京朝廷的变动。
让他意外的是,张煌言这个举人竟然出仕了。
崇祯还没来及意外多久,都察院,吏部以及吏部给事中弹劾的题本就送到他桌子上。
他们不敢弹劾太子,于是将矛盾纷纷指向史可法。
罪名也很简单,史可法举荐张煌言不符常理,肯定猫腻。
换成别人,崇祯或许会问一问。
当他看到张煌言的名字后,直接把弹劾题本扔进火盆烤火了。
历史上的张煌言能成为南明三大柱石之一,自然代表他有能力。
此时让他入仕,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
崇祯将三法司会审的题本拿起,问旁边的王承恩:“三法司审的怎么样了?”
“回皇爷,审案的方向似乎有点偏...”
“偏?”崇祯有些疑惑,“偏能偏哪儿去?
“奴婢也说不清楚,三法司的人稍后就到,皇爷一问便知。”
崇祯放下题本,坐在龙椅上静静等待。
半个时辰后,三法司官员全都到齐。
刑部侍郎孟兆祥躬身施礼:“陛下,户部督饷侍郎王弘祚检举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贪腐,偷逃赋税,霸占民田一案现已审理完毕。”
“偷逃赋税和霸占民田纯属子虚乌有,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确实有贪墨行为。而且,审案时说了一些与此案无关的事。”
崇祯眯着眼:“别和朕说过程,说结果。”
孟兆祥一愣。
什么结果?
有了上次的教训后,他们只说过程,不说结果。
把决定权交给皇帝。
他犹豫片刻后说道:“陛下,此事应与众臣商议。”
崇祯想了想觉得也是,李邦华当初那个表情分明是在告诉他,他在朝堂上干大事。
想到这他轻轻点头:“那就明日再议,卿等辛苦了。”
三法司官员离开后,王承恩快步走了进来:“皇爷,李性忠、李宪忠在殿外求见。”
“让他们进来。”
王承恩传话过后,李性忠、李宪忠一前一后走了进来。
他们都是李氏三人人物,论关系是堂兄弟。
李性忠年纪大是兄长,李宪忠是李氏三代中年纪最小的一个。
施礼过后,二人站在原地。
崇祯第一句话就差点把他们俩吓死。
“你们说,当年初代宁远伯(指李成梁)在镇守辽东期间,有没有养寇自重?”
李性忠不敢抬头,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李宪忠。
李宪忠不但不敢抬头,更不敢与李性忠有眼神交流,只能站在原地装死。
李性忠不再犹豫,立刻跪地磕头道:“家祖对朝廷忠心耿耿,对陛下更是忠心无二,绝没有养寇自重。”
崇祯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:“可是最近有很多人给朕上疏说,就是因为宁远伯养寇自重,结果玩砸了,才导致建奴崛起。”
李性忠浑身发冷,后背却开始淌汗。
他再次磕头:“家祖和家父已过世多年,臣有口难辩,望陛下明察。”
崇祯没有理会李性忠,而是继续说道:“朕从建奴那里得来一份他们自己的史书,叫什么《大清历朝实录》,里面记录了努尔哈赤的一些事。”
“你猜他们是怎么写的?又如何称呼初代宁远伯?”
说到这崇祯停了下来,看向李氏兄弟二人。
崇祯没说谎,他确实看过清实录。
清实录始于皇太极,他继位后模仿明实录,给其父努尔哈赤撰修实录,记载其一生所经历大事。
李性忠和李宪忠两个人先是一脸懵,随后浑身一震,紧接着一股凉意从脚后跟直冲头顶。
他们此前虽然没听过清实录,但根据名字已经猜出了个大概。
根据崇祯的表情和语气,《清实录》大概率是真实存在的。
最可怕的事来了。
如果建奴真有《清实录》也是放在最安全的地方,防止泄密。
当今皇帝是怎么知道的?
不止是知道,他还看过!
这合理吗?
显然不合理!
难道陛下的锦衣卫已经将手伸进了建奴内部?
李性忠和李宪忠同时打了个寒战,跪地说道:“臣等不知。”
崇祯脸上突然浮现一丝笑容:“他们称初代宁远伯为‘清太祖’。”
李性忠差点被吓趴下,他不停地磕头:“陛下明察,臣要替祖父鸣冤,这绝对是建奴的离间计!”
“是啊陛下,臣等的祖父镇守辽东数十年,从未有过这种想法。”
崇祯又恢复了之前冷漠表情,质问道:“你们刚才还说初代宁远伯和二代宁远伯已过世多年,你们有口难辩。”
“现在怎么又辩解上了?”
李性忠和李宪忠被问愣了,跪在地上想说话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崇祯站起身来到他们二人面前,沉声问道:“朕能信任你们吗?”
二人先是一愣,随后同时回答:“臣忠于陛下。”
崇祯点头:“好,宁远伯镇守辽东数十年,有功也有过。”
“宁远伯的功劳朕会记在心里,宁远伯的过错朕会用王法赦免。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。朕不想追究,也不会追究。”
“今天之所以召尔等进宫,是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们去做。”